TOM和JERRY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猫和老鼠,也是最长寿的一对——它们已经整整存活了68年。当William Denby Hanna和 Joseph Roland Barbera制作出这一对活宝的时候,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他们的贡献有多大。这一对天生的冤家从诞生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是给世界带来欢笑的。假如你是早晨九点钟就爬起来等待收看动画片的那一代人,那么你必定对我所说的话产生深深的共鸣。假如你不是,那也没有关系,因为Tom和Jerry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的。相反,他们在时间长河里浸泡越久,他们也会显得越有魅力,你也越会被感动。比起现在那些所谓有深度有意义的动画来说,Tom And Jerry的10分钟短片与其相比倒显得更具光辉。

 
 
 
 
 
 
 
 
 




《猫和老鼠》之父,是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William Hanna(威廉·汉纳:2001年3月22日去世,享年90岁),他曾与Joseph Barbera共同创作了《猫和老鼠》、《摩登原始人》、《猎犬哈克利伯利》、《瑜珈熊》等著名的卡通形象。威廉·汉纳原是华纳动画部门中的上色作家,写过许多歌和笑话。纳瑟芬·芭芭拉从纽约来。1945年,MGM成立了动画部门,威廉·汉纳和芭芭拉出任总裁。1955年,由于制作动画费用上升等因素,MGM公司决定不再办动画。威廉·汉纳和芭芭拉自己创办公司HannaBarbera.他们成为汉纳-芭芭拉工作室(Hanna Barbara Studios)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威廉·汉纳的故事好,芭芭拉画得好,画的表情尤其到位。当时创作的《猫和老鼠》中,猫叫Jasper,老鼠叫Jinx。就是今天见到的汤姆和杰瑞。汉纳-芭芭拉工作室在米高梅公司制作的卡通《猫和老鼠》,1940年播出第一集,以后迅速受到欢迎,曾经每周播出11小时,使他们的名气达到顶峰。



《猫和老鼠》动画片是制片人弗雷德·昆比、导演威廉·汉纳及约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创作的。继第一个动画短片《猫得到靴子》大获成功后,25年中米高梅电影公司拍制了100多部《猫和老鼠》动画片。这套动画片完全以闹剧为特色,情节十分热闹。



《猫和老鼠》(又译《汤姆和杰里》Tom&Jerry)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动画片,它的创造者威廉·汉纳(William Hanna)及约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是美国好莱坞动画界的“传奇人物”。威廉·汉纳出生于新墨西哥梅尔罗斯,七岁时随父母迁居加利福尼亚,长大后,曾先后学习过工程学、新闻学和音乐。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在一家动画工作室打零工,担任故事编辑工作,雇主很快发现了他的才华,因而他不断地得到提拔,直至成为独立的动画片导演。卡通画家约瑟夫·巴伯拉出生于纽约,自幼就有绘画天赋,起初他在一家银行工作,业余时间入迷地从事动画创作。他不同寻常的天赋与勤奋使他很快在一家动画工作室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工作。1937年汉纳和巴伯拉第一次在米高梅电影公司动画工作室相遇。汉纳具有喜剧天赋和著名导演的组织才能,巴伯拉具有卓越的绘画天才,他们都认识到应该结成合作关系,从此开始了几十年的成功合作。



  《猫和老鼠》完全以闹剧为特色,情节十分热烈。汤姆是一只常见的家猫,它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总想抓住与它同居一室却难以抓住的老鼠杰瑞,它不断地努力驱赶这些讨厌的房客,但总是遭到失败。而实际上它在追逐中得到的乐趣远远超过了捉住老鼠,即使偶尔捉住了杰瑞,结果也不知究竟该怎么处置这只老鼠!



  《猫和老鼠》采用了猫与鼠的原型,他们的恶作剧非常有趣,不论游戏多么激烈紧张,杰瑞都知道它不会受到任何真正的伤害,而汤姆则总是难免受些皮肉之苦。杰瑞与尿布小灰鼠塔菲同住在这个人家的老鼠洞里,看起来像是被汤姆监视着,但杰瑞却非常机灵,总能使汤姆狡诈的诡计适得其反,总能让它自食其果。这个机灵老鼠与笨猫的故事,堪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相媲美。没有动物世界中恃强凌弱的残酷,只有两个邻居之间的日常琐事和纷争,诸如小老鼠杰瑞偷吃了汤姆的奶酪,汤姆把捕鼠器放到了杰里的洞门口等等,中间穿插的无数恶作剧和幽默片断,让人感受到久违的天真快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在一瞬间发生变化——化敌为友或势不两立:为敌时绞尽脑汁,互不相让;为友时,亲如兄弟,谁也不记仇。



  《猫和老鼠》共有116个漫画形象,每一集选2至3个不同性格的形象搭配在一起,叙述一个“噱头”故事。它的故事内容单一,总是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体现出作者的超人智慧。它采用的哑剧形式,完全依靠滑稽动作而不用对白,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相比,后者的故事究竟表述什么,有时并不容易搞清,而《猫和老鼠》的哑剧却明白直观,给观众的印象极其鲜明深刻。《米老鼠和唐老鸭》风靡世界几十年,其造型、配音以及强大的宣传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猫和老鼠》几乎没有对白,靠的完全是生动的形象与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故事。

秘密花园1999-2008  (www.yini.org)